在不少工业园区,企业生产带来的边角料、废品堆积如山,处理难、成本高、环境压力大,一度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然而,随着《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》(工信部联规〔2025〕189号)的正式印发,加速推动以“变废为宝”为核心的绿色变革。
工业园区双轴破碎机
某工业园区引入一套以双轴破碎机为核心的智能工业垃圾处理系统,为破解园区固废难题提供了生动样板。在这里,服装厂的皮革边角、纸厂的绞绳、废铁皮、废旧塑料、橡胶制品、大件垃圾、电子垃圾,统统不再是“包袱”,而是被视作可再生的“城市矿产”。
整套流程从“强力破碎”开始。面对成分复杂、体积庞大的混合工业垃圾,双轴破碎机凭借其强大的剪切力,将各类大块物料统一“打散”,变成尺寸均一的小块物料,为后续精细化分选打下基础。
破碎后的物料进入分选环节,科技感十足:
磁力分选机精准抓取铁磁金属、铁片,直接送往冶炼厂回炉再造;
分选技术则科学分离塑料与橡胶,经过清洗、造粒后,变身再生塑料颗粒和橡胶颗粒,重新投入生产线;
对于含金量高的电子废料,系统配合人工拆解,回收金、银、铜等贵重金属和可用电子元件,真正实现“吃干榨尽”。
“以前处理垃圾要花钱,现在不仅能省下处置费,还能通过资源回收获得收益。”园区一家制造企业负责人感慨道。更关键的是,集中化、智能化的处理模式大幅减少了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,园区整体生态面貌焕然一新。
工业园区垃圾预处理破碎分选生产线
这正是《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》所倡导的方向——推动产业集聚区向绿色化、循环化、高效化转型。文件明确指出,要“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,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”。该园区的实践,正是对这一政策精神的有力响应。
可以预见,随着更多工业园区借鉴此类“破碎+智能分选+资源化利用”的创新模式,过去令人头疼的工业垃圾,将不再是发展的负担,而将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成长的绿色资源。高质量发展,不仅体现在产值增长,更体现在每一吨废料的“重生”之中。